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英美學術界在處理憂鬱這個理論概念時,多半徵引佛洛伊德在〈傷逝與憂鬱〉(”Mourning and Melancholia)之說法,認為憂鬱是一種口腔認同,藉由對於雙親的併入來完成主體的創構。然而這種理論架構預設的是個人主義式的主體,一旦來到華人高度重視禮教形式一致性的恥感文化(shame culture)社群脈絡,便失去了分析的精準度。有別於西方理論將憂鬱和恥感視為兩種不同情感,兩者在華人文化中其實互為表裡。而要分析華人文學與文化文本中的憂鬱/恥感,就必須回到劉人鵬、丁乃非曾經批判的含蓄美學傳統中常出現的背影或罔兩意象,兩者在華人情境中互為表裡。我想改以心理分析的進路重顧她們理解的含蓄美學,透過「肛門性」(anality)來理論化與此部位形成換喻關係的人物背面/背影。本三年期研究計畫將分別就王家衛近十年來的三部主要劇情長片《花樣年華》、《2046》及《一代宗師》作為主要分析文本,解析其中之美學與情感意涵。三部影片的含蓄美感體現方式各不相同,故我將分就《花樣》中頻頻出現的人物背面、《2046》角色之重影與鏡像關係、以及《一代宗師》對恥感文化的後設評論,探問肛門滯塞如何造就帶有憂鬱/恥感韻味的含蓄美感及它所意味之華人群體主義壓抑如何矛盾卻巧妙地形塑出一種背離社群主義的另類美學與倫理可能。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1/08/18 → 31/07/20 |
Keywords
- 恥感
- 憂鬱
- 肛門性
- 背影
- 含蓄美學
- 王家衛
- 《花樣年華》
- 《2046》
- 《一代宗師》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