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非線性視覺刺激及動態資料分析方法,探討人類視覺系統訊息處理的時序特質(2/2)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近年來,關於大腦如何整合內在與外部訊息來形成認知經驗及行為反應,已逐漸從早期的模組取向轉移到動態、大尺度的系統取向。這種瞬時、集體的神經活化過程會造成大腦附近的局部電場變化,讓研究者可以使用腦電波圖記錄分析這些神經活動。由於大腦在本質上是一個非線性、非穩態的動態系統,而傳統的神經動力學分析法皆預設資料是非穩態或者至少是線性的,我們實際上只對整個腦部歷程作小部分且極不完整的描述。為突破傳統研究取向的不足,本計畫將採用全息頻譜分析法(Holo-Hilbert Spectral Analysis, HHSA)以研究大腦視覺系統的非線性特質。藉由探究不同頻率與波型變化的閃爍刺激所產生的穩態視覺誘發電位(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SSVEP),探討視覺系統的非線性處理特質與其機制。同時利用調幅視覺刺激以估計視覺訊息在系統中的傳播速度與擴散方式。更進一步以前述的實驗結果為基礎,探討視覺經驗例如雙眼拮抗(binocular rivalry)及運動後效(motion aftereffect)和刺激呈現頻率與波型變化的交互作用。以及閃爍視覺刺激作為以後非侵入性腦部刺激技術作為評估及改善認知功能的潛在可能性,最終的目標是藉由釐清視覺系統的非線性特徵與處理機制,以窺視整個腦部神經活動的非線性運作方式並建立相對應的理論。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1931/10/19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12 -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Keywords

  • 視覺系統
  • 神經活動的非線性特質
  • 穩態視覺誘發電位
  • 全息頻譜分析法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