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此計畫書延續前年度計劃,續題第二年計畫。臺灣地區由於山區複雜地形結構特性,氣象模式對 山區環流結構掌握能力不佳,增加氣象預報上的困難度。此計畫主要研究目的為解析臺灣複雜山區環 境下,地表加熱作用對大氣熱、動力過程的影響,並進而探討台灣山區上下坡風以及山谷風環流結構 特性,以及午後熱對流形成機制。本研究計書主要藉由高解析氣象尺度的模擬(<1公里),來探討臺灣複雜山區環流結構發展特性。 由於中尺度以及區域尺度氣象模擬,只能解析網格解析度的環流結構,對於次網格尺度的亂流傳遞過 程,則須透過邊界層物理參數化方法。渦流解析模式則能直接解析攜帶較大能量的渦流結構,而小於 網格解析尺度的亂流擾動則由次網格(sub-grid)參數化過程來處理。此計畫將使用Vector Vorticity Cloud Model (VVCM)雲解析模式,來進行高解析度氣象模擬。目前也著手進行VVCM模式在地表過程的優 化處理,包括加入較佳的地表模式(Noah LSM)以及較佳土壤溼度初始化過程。由於VVCM的應用較 局限於理想環境的設定,因此此計畫中也規劃進行WRF中尺度氣象模式耦合大尺度渦流系統(LES) 的模擬,以提供較為接近真實環境之模擬結果,並與VVCM的模擬結果進行交互驗證。我們預期此研究成果,將可提供在複雜山區環境大氣熱、動力過程的發展機制,同時釐清台灣山 區之地表加熱作用、環流結構特性以及午後熱對流形成機制。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1/08/16 → 31/07/17 |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