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2015 年全球顯示器產業多家大廠陸續推出大尺寸且價格可被接受之4K2K OLED TV,正式宣告OLED 世代的來臨。推測OLED 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將會首重在高單價以及高利潤之顯示器產業,但是隨著未來市場的飽和與技術的成熟,OLED 的另一個戰場將是單價較低但是產業規模龐大的照明領域。OLED 照明由於投資金額較低且技術門檻不高,因此台灣若是能於此時切入相關領域之研發與設計,未來仍有機會與其他國際大廠分庭抗禮,提升國家競爭力。在本年度的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我們希望能繼續利用台灣自有之專利以及延伸我們團隊過去的研究成果與技術,繼續將奈微米球的鋪排、曝光及蝕刻技術衍伸應用在研究及設計Polymer-OLED 元件出光面以及內部微結構,利用奈米或是微米的微結構來增加元件發光面積並破壞界面全反射提升元件效率,以因應未來Polymer-OLED 照明發展將面臨的低單價、高量產及高出光效率之議題計畫預計達成目標第一年:(1) 結合外取光以及內取光技術,提升元件效率較傳統PLED 元件提升150%以上。第二年:(1) 完成可重複性使用之具有奈微米結構光罩之設計與製造。(2) 提升新式玻璃基板PLED 元件效率175%。第三年:A. 利用小球雷射蝕刻製造具奈微米結構之軟性PLED 發光元件。B. 提升新式軟性基板PLED 元件效率175%。C. 提升新式玻璃基板PLED 元件效率200%。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1/08/16 → 31/07/17 |
Keywords
- 奈米球
- 微米球
- 單層鋪排技術
- 有機發光二極體
- 奈米結構光罩
- 小球雷射蝕刻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