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原則與違憲審查 ─ 大法官解釋的策略分析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過去對比例原則的研究大都採規範論的觀點。本研究採策略行為模型,解釋大法官如何 在制度的框架内,經由策略互動盡可能實現自己的憲法信念。在此基礎上,本計畫釐清以下 幾個問題:1、審查模式的停止反省功能:美國的層級化審查基準,或者德國的比例原則審只是大法官 的前理解,既非憲法規定,也無必然的正當性。2、大法官解釋高門檻需要高度妥協,比例原則有利於利益衡量。3、大法官實際都是在利益衡量:美國的層級化審查與德國比例原則同樣運用於自由權與平 等權審查,大法官在自由權審查採混血審查模式,不採「原汁原味」的德國或美國模 式,在平等權審查則採層級化審查隱藏利益衡量。4、大法官解釋案件量鋭減,對比例原則審查結果卻更加嚴格。5、在比例原則下,大法官依然採「實質正當法律程序」,只是在隱藏利益衡量。6、嚴格審查在形式上較不利於利益衡量,大法官平等權審查從未出現嚴格審查,反而合理 審查也能導致違憲。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1731/07/18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4 - 品質教育
  • SDG 16 - 和平、公正和健全的機構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Keywords

  • 比例原則
  • 策略互動
  • 審查基準
  • 利益衡量
  • 停止反省
  • 前理解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