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哲學之宗教向度:存有學、主體論與詮釋學-無以名之的絕對者--海德格存有論的宗教哲學溯源(2/3)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延續本人對海德格思想之哲學溯源的探索、本研究企圖探討海德格哲學的宗教向度與其根源。本研究企圖透過追問海德格充滿神祕色彩的「存有」之問,嘗試跟中世紀神祕主義的艾克哈特大師(Meister Eckhart)及庫撒努思(Nikolaus von Kues; Cusanus)的上帝觀作出關聯性的比較。前者將上帝分別跟「存有」(das Sein)及「虛無」(das Nichts)等同;上帝既是「存有」又是「虛無」,這個看似矛盾的主張表達一個洞見:上帝不能跟任何事物相提並論、不能被實體化或物化。而僅有在「去物化」(Entdinglichung)中,我們才可能經歷到上帝。而後者將上帝視為「絕對者」(das Absolute),同樣地是無法跟其他事物相提並論。庫撒努思從認識論的角度來說明知識是基於相互比較之差異對立而產生的,但這些差異和矛盾在「絕對者」之內都將化為烏有。庫撒努思的陳述超越邏輯,因此無法以邏輯分析;此種絕對的無分別性表達了上帝的無以解釋。海德格曾將「存有」跟「虛無」等同,其對作為「虛無」之「存有」的描述跟艾克哈特對於上帝作為既是「存有」又是「虛無」的陳述不謀而合。海德格之存有觀跟庫撒努思上帝觀相類似:「存有」亦是不可比較與不可理解的;因為「存有」無法以任何方式跟具體的存在物相提並論。顯然海德格只是透過「存有」之迂迴的途徑來趨近其「上帝」。而其「存有論的差異」─介於「存有」跟「存在物」─其實真正要表達的是:上帝跟其受造物絕對的差異。海德格基本存有論其實是充滿神學的色彩,其對「存有」的神祕化僅能以其神祕的上帝觀才能恰當說明。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1631/07/17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