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高效能性生物晶片應用在含氯化物生物整治及策略評估(3/3)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多氯乙烯為我國主要有害人體之地下水汙染化合物,含氯有機物因其物化特性比水重之非水項液體(Densenon-aqueousphaseliquid,DNAPL),一旦此類汙染物進入地下環境後,因其低黏滯性使其可在地表下快速移動,造成整治困難度高,其中三氯乙烯與氯乙烯均為公認人體致癌物質,因此多氯乙烯類的整治對於我國人民健康安全非常的重要。目前眾多多氯乙烯場址整治方式以生物整治為主,生物整治可細分為生物刺激法以及生物加強法,為了檢驗整治之功效,即時的動態生物監控貴為重要,該檢驗結果影響至後續整治工法之策略以及應變,但龐大的監測量導致整體工程費用居高不下或是利潤極少,且總體基因體菌相分析產生之雜訊以及龐大數據造成現地使用者不容易直觀應用數據。為突破此困境,本計畫將嘗試開發環境生物晶片以快速檢測脫氯菌群菌相變化以及整治成效。計畫為期三年,第一年著重於脫氯菌群探針設計以及晶片前期測試,第二年確校生物晶片之靈敏度以及準確度,並且小量生產晶片並最佳化分析流程與製程,第三年將應用於現地場址樣本,並與定量PCR以及總體基因體菌相分析進行比較,提出成本效益分析,並建立監測套件將產品商業化。本計畫之預期成果對於產業界具有高度的需求性,並且有助於我國脫氯整治技術能更上一層樓。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11/2131/10/22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3 - 良好的健康和福祉
  • SDG 6 - 清潔用水和衛生
  • SDG 12 -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 SDG 15 - 陸上生命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Keywords

  • 生物晶片
  • 多氯乙烯
  • 地下水污染
  • 總體基因體學
  • 定量PCR
  • 脫鹵球菌
  • 生物刺激
  • 生物添加
  • 生物整治
  • 綠色科技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