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近年來,感測物聯網廣受各界矚目。感測物聯網的願景為透過無線傳輸技術連結散布各處的感測器及致動器,使用者可「混搭」現實世界中的裝置,進而達成更有效率、節能、自動化的應用,如智慧城市、工業4.0、精準農業、智能家居、遠程醫療等。世界各國皆以感測物聯網作為其重點發展的項目,進而實現「智慧國土」的願景。然而許多專有的感測物聯網系統僅能支援少數應用需求,不同的感測物聯網系統被鎖在各個封閉的生態系統內,無法以統一的通訊協定互相傳輸資訊。對於系統架設者而言,需要架設多個基礎建設以支援不同系統,這些重複的基礎建設進而造成大量的成本浪費。而對使用者而言,需要開發多種連結器以取得不同感測物聯網系統的資源。隨著越來越多營利為主的封閉生態系統出現,感測物聯網系統的互相連接成為嚴重的問題。為了真正實現感測物聯網及智慧國土的願景,本研究提出一個開放且具永續發展性的感測物聯網基礎建設。整體而言,本研究所探討的感測物聯網涵蓋完整的四層架構,而研發的重點在於感測物聯網資源的開放式流通、管理、及應用。本研究有五項主要研發項目,包含(WP1)研究感測物聯網隨插即用技術、(WP2)發展感測物聯網裝置定位技術、(WP3)開放式感測物聯網標準建置與整合、(WP4)巨量感測物聯網資源管理方法開發、及(WP5)實作感測物聯網基礎建設與範例應用。本研究的主要預期貢獻包含:(1)感測物聯網裝置可在不同在地通訊網路,自動連接閘道器及網路服務,傳輸其詮釋資料與資源、(2)針對無內建全球定位系統感測器的裝置,透過本研究設置的基礎建設基地站與在地通訊網路,進行裝置的自動化定位,降低裝置佈設的複雜度及人力成本、(3)透過國際開放式標準的方式連接異質性的感測物聯網資源,包含感測資料及地理位置描述格式,大幅降低資源整合的困難、(4)提出巨量資料管理方法管理大量的感測物聯網資源,並支援資源的高效即時處理、(5)設置開放式感測物聯網基礎建設,以多種應用實作證明此基礎建設的可行性。除此之外,本研究團隊參與國際開放式地理空間協會(OGC)標準制定多年,除了身為開放式感測物聯網標準的編輯者外,本研究之成果也預期將提交至OGC尋求將其推廣為國際標準的機會。整體而言,本研究所研發的技術方法及開放式基礎建設除可供產官學研各界應用,將各式感測物聯網資源自動化傳輸及整合支援智慧應用,亦將可助台灣奠定感測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發展在國際上的領先地位。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1/08/19 → 31/07/20 |
Keywords
- 開放式感測物聯網
- 互操作性
- 無線網路定位
- 巨量資料管理
- 智慧國土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