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震測、地震與震波速度構造探討台灣東部之地體構造(2/3)

  • Kuo, Chen-Hao (PI)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花東縱谷缝合帶以東的海岸山脈在台灣地體構造演化與地震活動度上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因 其現今的地下構造保存了許多各地體單元的演變史,例如:弧前盆地、火山島弧、缝合帶等。在過 去研究中利用野外地質調查、地電阻、震測、GPS與InSAR等方法,對地表地質的調查與活動斷層已 有做較完整的淺部構造探討,但是在地表下更深的斷層形貌與地下構造因施測儀器的限制造成解析 度並不理想。由於花東地區地震活動頻繁,其地震斷層構造甚為複雜,北、中、南段海岸山脈下的 地震活動性並不相同且與地表活動斷層間的關係也有待釐清。此外,就大尺度的地體構造來看,台 灣島在碰撞後的弧前地塊與島弧之間的變形與擠壓構造,在台灣地體構造上是占有相當重要的角色。 本研究計晝將結合震測、監測小型地震、高解析震波走時與噪聲速度構造等,利用各方法的解析度 優點,分析淺層活動斷層、地震斷層至深部的地殼構造。預期達成目標為利用雙震盪車之震測資料 解析東部活動斷層的地下形貌,佈設高密度臨時地震網監測小型地震並結合走時與噪聲成像了解海 岸山脈地下形貌與其地震斷層活動。最後,整合臨時地震網資料、氣象局地震站與海底地震儀資料 完成區域性的震波速度構造,了解弧前地塊與島弧的形變與台灣造山的地體構造關係。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1631/07/17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11 - 永續發展的城市與社群
  • SDG 14 - 水下生命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Keywords

  • 海岸山脈
  • 花東縱谷斷層
  • 地震
  • 活動斷層
  • 震測
  • 震波走時速度構造
  • 噪聲成像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