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本計畫歸屬自然司防災科技學門「地震與地震工程領域」之「新材料新工法新技術於地震工程之應用」課題。其研究內容著重於「利用新材料、新技術與新工法以提昇構造物之耐震能力」。藉此,可提升國內土木建築結構設計與建造技術之工業水準,節省混凝土結構物材料用量與建造成本,並使國內土木結構相關研發技術與國際接軌。本計畫預計執行三年,第一年研究(2016 年)已核准,主要是探討如何控制梁塑性鉸發生位置,以避免傳統塑性鉸發生在梁端貼近柱面位置之缺點。本年度申請計畫為總計畫第二年預定計畫,即利用NEW RC 梁構件反覆測試,與高拉力SD790 鋼筋在萬能試驗機受塑性反覆拉壓測試(即所謂低週期疲勞測試),來檢討橫向箍筋間距對與主筋直徑比值(s/db)之防挫曲設計值建議。第三年則預計探討高拉力鋼筋於使用載重下,如何作振動疲勞設計,即將來橋梁或廠房之NEW RC 梁或版結構會面對之問題。此次申請計畫內容,是為第二年研究,主要研究NEW RC 梁塑性鉸區高拉力鋼筋反挫屈間距設計問題。因ACI 318-14 耐震設計有關反挫曲間距主要為6db,但只針對SD420 等級以下鋼筋,對於目前NEW RC 所使用之SD690/790 高拉力鋼筋,按受壓挫曲理論,其間距應小於6db,因此急待去探討澄清。故本研究除了利用NEW RC 梁構件作反覆側推實驗,以實際方式去了解新型鋼筋混凝土構件受震挫曲行為外,亦利用所謂低循環疲勞(low cycle fatigue)測試,以挫曲理論方式去探討塑性階段之鋼筋強度與反挫曲間距關係。同時,亦可瞭解高拉力鋼筋在塑性階段疲勞特性。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1/08/17 → 31/07/18 |
Keywords
- 高強度鋼筋
- 耐震
- 塑性鉸
- 間距直徑比(s/db)
- 低週期疲勞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