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由蕭特基勢壘在電化學中的電荷積累效應以開發出無光源陽極化N型矽技術(2/2)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以氫氟酸為電解液實施矽晶基板陽極製程形成之多孔矽層,在蝕刻節點含有奈米晶粒的結構,可作為矽光子發光元件。在進行光致發光實驗時,不同孔徑的孔隙激發出不同波長的光。依照量子侷限原理,這是因奈米晶粒尺寸不同所致。N型矽基板的主要載體式電子,電子的移動速率 (mobility) 為電洞三倍,因此對作為矽光子材料的發光元件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材料。本研究根據蕭特基接面結構,設計一排放基板內電子機制,使基板內電洞密度大幅提高,促成氫氟酸蝕刻矽晶表面形成多孔矽層。取得研究成果後預期可達到以下目的:(1) 以回收性疏水性晶圓鍵合技術取代鍍膜製程,達到環保目的。(2) 以蕭特基二極體結構取代鹵素燈光照步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及製程成本。(3) 提出新學術理論:翻轉現有N型多孔矽形成觀念需要有產生電洞之輔助裝置,擴展電化學技術使用範疇。(4) 探索在暗室內進行N型多孔矽製作方法,大幅降低外界光能干擾蝕刻反應之可能性,發展製作優良奈米矽晶材料之產業技術。(5)矽奈米晶疏水性改質研究,以備製膠溶原料,大幅擴大產業應用性。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2031/07/21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7 - 經濟實惠的清潔能源
  • SDG 12 -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Keywords

  • 奈米矽晶
  • 多孔矽
  • 電化學蝕刻
  • 晶圓鍵合
  • 蕭特基接面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