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美國國家學院(United States National Academies)於2018年發表關於地球觀測的十年戰略報告中提到,對大氣邊界層(PBL)和低層對流層之掌握,具有科學的急迫性。本計畫為根據國際發展趨勢,提出一個PBL整合觀測實驗架構,透過整合垂直高解析度的光達、剖風儀、無人機及微型探空觀測技術,以弱綜觀天氣條件下的高空污事件為研究情境,針對臺灣北、中、南三地,分別部署由近海至山區東西向之密集觀測,以探討空氣污染物如何在PBL熱動力過程、海陸風環流等多重影響下,污染物之垂直演化及水平傳輸情形,並離清PBL污染物與近地面PM2.5濃度的關聯性,此觀測資料亦提供為資料同化系統的輸入,及後續模式模擬技術改良的基礎,總結提出一套可以結合空品模式預報的PBL觀測策略。本計畫提出三年期的計畫,希望藉由PBL觀測資料的建立,完成以下三個科學研究方向: (1) 特徵化弱綜觀天氣條件下,PBL的結構及熱動力過程。(2) 釐清弱綜觀條件下,臺灣局部環流及渦流與大氣污染物傳輸關聯性。(3) 解析PBL-氣膠-輻射之間的交互作用機制。除此之外,藉由本計畫的執行,預計也將協助發展以下重要技術,包含PBL層頂高度之測定技術、光達反演垂直剖面PM2.5濃度、PBL熱動力資料分析技術。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1/08/20 → 31/07/21 |
Keywords
- 大氣邊界層
- 光達
- 無人機系統
- 弱綜觀天氣
- 大氣邊界層-氣膠-輻射交互作用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