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款繳回)渺子成像術於粒子地球科學之應用與下一世代的高能物理實驗(2/2)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渺子成像術是利用宇宙射線中的渺子刻畫各種複雜的內部結構,近年來愈來愈多渺子成像術應用於傳統成像術無法發揮的場合。在此計畫中,我們將開啟粒子物理學和地質物理學結合的跨領域研究,讓近來蓬勃發展的粒子地質物理研究領域導入台灣,並提升我國於此新興研究領域的能見度。我們將探索幾個和台灣相關的山崩和地熱場址。另一個研究方向,我們提議持續於大強子對撞機的CMS實驗探索新物理現象,並且進行矽探測器的研發為參與下一世代的高能粒子加速器作準備。我國已投入二十年的科研經費於CMS實驗,而大強子對撞機也將至少運轉至2040年,因此長期參與CMS實驗上豐富且多元的物理分析是必要的。另外,我們也需在下一世代的加速器來臨之前作好準備。在未來不同的加速器計畫中,希格斯粒子工廠是最可能率先開始。過去,在中央大學我們有許多成功設計及製造矽晶片並應用於粒子物理實驗的例子。因此,我們提議為希格斯粒子工廠研發及製造矽晶片,並且建造矽探測器原型。本計畫將進行我國首度的地球科學與高能物理的跨領域研究,將渺子成像術應用於與台灣本土相關的地球科學研究議題。此將可提昇我國在此新興跨領域研究的能見度,並為未來此成像術於台灣進行加深加廣應用時奠定基礎。本計畫也將進行矽探測器晶片的研發及不同矽探測器原型建造,此將可增強我國在未來高能物理實驗探測器物理的領導地位。而本計畫發展渺子成像術所需之渺子探測器亦可與本計畫所要研發的矽探測器相輔相成,有機會組合成一新穎的電磁量能器。掌握兩種不同探測器技術,將可使中大高能物理團隊在下一世代加速器中極為重要的探測器設計研究項目上取得重要的發言權。另外,本計畫也將持續在大強子對撞機的實驗大數據中進行資料探勘,尋找新物理現象,並且利用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等技術提升探索新物理的靈敏度。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2031/01/22

Keywords

  • 渺子成像術
  • 大強子對撞機
  • 希格斯粒子
  • 矽探測器
  • 未來對撞機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