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手稿研究與術語問題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術語與專門辭彙的建立,對於學科之發展有其關鍵意義。本計畫藉由本人即將參與之兩項均與手稿相關計畫之機會,從本身手稿研究既有基礎出發,與此兩項因其特定理論與歷史脈絡而相異但亦能交會的手稿研究計畫,產生對話,以便,首先,完成此兩項計畫之下的術語建置與出版,然後,反思此同中有異背後之理論原因並催化出自身的研究成果。前述與術語建立有關之兩項計畫(詳述請見CM03),乃是由上海交大「現代作家手稿研究中心」與法國「現代手稿與文本研究中心」(ITEM, www.item.ens.fr)(計畫名為GDRI,International ResearchNetwork ,CNRS 所支助之國際研究團隊計畫)所分頭發動。此匯流或許可提供一個具有特殊視角的觀察方式,不只是本人手稿研究與來自不同傳統學者的對話機會,同時,此一研究能量匯集之處,也自有其洶湧處。GDRI 的嘗試,或許代表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研究學派轉型至下一階段的必要性,其內在邏輯與基本思考有其變動與不變之處,這與在中文脈絡之下,藉助來自德國傳統之國際學者之力,嘗試基礎建設與標準化,以便能夠與現存之中文傳統之校勘與版本學問有所區別,但仍可保留中文語境特有之堅持(如詮釋與讀本或勘定版本之製作),兩者之間自然有其出發點與目標的差異。術語字典與編撰中西手稿研究論文集計畫也更一步牽涉,翻譯挪用等議題,再者上述課題與手稿研究落實於手稿產生與保存之環境,也有著密切關係。綜此,本次申請之計畫,旨在,使上述實務理論問題,藉著術語形成過程,能更具體呈現出來,希望能夠有助於本身研究,同時給予手稿研究其未來整體發展一個反思與不斷演進的機會。在此兩年計畫期間,術語與辭彙的編撰,應可連結本人正在進行的手稿研究關懷的議題,如手稿研究如果脫離現代的範疇,其牽動為何:「現代手稿與文本研究中心」的文本生成學的取向,緊扣現代性的精神起源,如果將手稿研究置於中文脈絡,此一現代的分水嶺,勢必有格格不入之處。透過術語與辭彙的建立過程,我將試圖在討論中凸顯此一議題的重要(分歧)性,希望透過與雙方研究團隊,針對此議題深入的看法,以求能理出自身研究取向。另一重要議題為手稿研究實際與理論之間的優先與比例。詮釋與勘定本(critical edition)讀本的產生,一直是中文與德國及英美校勘學的重要目標,特定文本的產生與其所能規範的詮釋,是重要的指標與試金石,但對另一個傳統而言,如果創造過程與其文本底層的無意識為其重點之一,那麼閱讀文本的產生也會起相對的變化,此時數位與現代科技及理論想像的介入,就會有其創造新局的可能。最後,手稿研究的範圍如何設想,是否應自限於文字領域,因為不同媒體,有其特定性質,文字脈絡下的手稿,不一定能完全運用於其他媒介,如電影與藝術領域,此一問題,也是在術語形成過程,可能浮現另一重點收集範圍問題。上述各項,將是此研究計畫,藉助術語與辭彙形成過程,試圖進一步探討的重點。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1731/07/18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11 - 永續發展的城市與社群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