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物焚化程序中有機鹵化物生成/降解之途徑及流布特性探討(3/3)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廢棄物焚化過程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排放問題廣受民眾矚目,然焚化過程除戴奧辛外,亦可能生成其他有機鹵化物,如氯苯、氯酚、多環芳香七烴、多氯聯苯及多氯萘等,上述有機鹵化物部分已受斯德哥爾摩公約管制(如戴奧辛、多氯聯苯、五氯苯、六氯苯、五氯酚等),然而國內尚未針對除戴奧辛以外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進行管制且對戴奧辛之排放管制尚無法與先進國家同步,因此,調查焚化爐排放之有機鹵化物並掌握其生成及去除特性,可供未來修行焚化爐排放法規及全面建置POPs排放資料庫之依據,爰此,本研究第一年擬開發多種有機鹵化物同時前處理與分析技術,藉前處理程序測試及儀器分析測試,滿足不同樣品中有機鹵化物分析之需求。第二年擬針對國內兩座具有不同空氣污染防制設備(APCDs)之焚化爐進行採樣分析,探討焚化廢氣經不同APCDs處理後,有機鹵化物之去除效率,亦可掌握煙道排氣及集塵灰中有機鹵化物的生成與流布特性。第三年則藉由實驗室系統探討各項污染物於焚化實廠中的生成行為與排放特性。該系統可精確控制升溫/降溫速率,可有效模擬有機鹵化物於焚化系統之溫度變化。在參數探討方面,除氣體組成及溫度外,亦針對戴奧辛生成所需之參數進行深入探討。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2131/07/22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15 - 陸上生命

Keywords

  • 有機鹵化物
  • 分析方法
  • 廢棄物焚化爐
  • 污染物流布
  • 生成機制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