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非人同情:戲劇性細節與創傷同化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一直以來,張愛玲的冷漠孤高姿態往往構成人們之既定印象,鮮有人以「同情」之情感向度來思索其作品中敘事者和角色、或角色和讀者之間的關係。冷漠與同情的概念對立,肇始於人們習以為常之人道主義思維,先入為主假設同情必定建立於近乎氾濫的感傷主義之上。本兩年期計畫擬透過非人道主義觀點,解釋張愛玲文字宛如附身效應般的特殊情感穿透力與附著性。筆者認為,張愛玲的同情,除了體現於種種人物心理細節的鋪陳外,更重要者,在於她以種種戲劇性手法、透過外顯之場景、對白、身段等細節將人更替為物,藉此「物」之性格的宣成式(performative)重複隱隱召喚未來讀者以物為本位之認同。而此間之重複機制,又必須依賴創傷之反人道主義邏輯,使得不論小說中人物抑或與小說人物有所接觸之讀者,皆陷入恍惚有如死物一般的狀態。在第一年計畫中,我試圖處理張作品中之戲劇性細節元素,透過對〈傾城之戀〉之解讀,提出如下說法:不同於一般小說家將情感範限於人物內心世界,張愛玲式的同情卻是逆反前者之深度模式,以酷兒之敢曝姿態擁抱滿溢小說的各種戲劇性場景、身段、與對白,既是對父系宗法社會虛假形式主義的批判與挑戰,亦對此壓迫性結構產出戲劇性的曖昧認同。此種具有雙重性格之敢曝認同模式,迥異於一般對於同情的單向理解,主體之自殘暴力早已破壞再現情感之指涉邏輯(logic of referentiality),透過細節描述之做作或小氣姿態之尖銳戲劇性生出敢曝情感共振,彰顯一種非人的同情運作機制。第二年計畫擬以「創傷」作為分析視角,參照批判理論家李斯(Ruth Leys)的同化(mimesis)辯證論,詳細描述主導張愛玲作品中創傷結構之同化與反同化邏輯。同化邏輯驅使〈金鎖記〉之七巧在如同受催眠般「恍惚」的無意識重複搬演原初場景同時,由受害者變為加害者,無主客差等的怨念促使所有被吸附至創傷場景的受害者皆須被迫一一經歷同等之迫害。反同化邏輯則構成《半生緣》中曼楨如死物一般的「難動性」,對創傷同化作用強迫重複的拒斥,使死物拼貼成具有能動性之動畫,形成不具人格(personhood)卻有高度批判意識之「美麗而蒼涼的手勢」,批判因此得以藉同情之恍惚感染性在不可知的他處時空裡開展。同化與反同化所共同形塑的反人道主義同情辯證,意味的即為對抗華人社群主義的基進情感政治可能。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1631/07/17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4 - 品質教育
  • SDG 16 - 和平、公正和健全的機構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