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二維P型氮化硼提高深紫外LED的效能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本計畫欲將主持實驗室新開發的高穿透、高導電p型氮化硼(p-type boron nitride, p-BN),應用在波長為260-nm的UVC LED,取代當前普遍使用的p型AlGaN,希望解決p型AlGaN無法兼顧穿透率與導電度的難題。當UV LED的發光波長短於300 nm時,其外部量子效率大多低於10%。主因是AlGaN的p型摻雜效率很低,讓電洞無法有效注入量子井,難以產生足夠的光子。若要提高p型摻雜效率,必須降低AlGaN的Al含量,以降低能隙(Eg)來提高電洞的活化能。然而,當p型AlGaN的Eg降低時,會吸收量子井發出的紫外光,犧牲了元件的發光效率。因此p型AlGaN很難同時滿足高導電、高穿透的要求。 p-BN是一種二維材料,類似石墨,但它的能隙很大,接近AlN的6.1 eV,而且p-BN的電洞活化能最低僅約30 meV,遠低於AlN的510 meV。換言之,p-BN是極少數具備高穿透、高導電的半導體,有潛力取代p型AlGaN。 本團隊從2017年六月開始以MOCVD成長p-BN磊晶層,對這種獨特的材料已有初步了解。目前,本團隊成長的p-BN在220 nm以上的波長範圍,可維持80 %以上的穿透率。而且,霍爾量測顯示p-BN的電洞濃度超過1E18 /cm3、片電阻低達1200 ohm/sq。這些結果符合文獻紀載,顯示p-BN具備高穿透、高導電的特性。我們計畫將這種新材料,應用在260-nm的UVC LED,並持續優化p-BN在元件上的光電效能,希望能為UVC LED開發出新的p型半導體。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2031/07/21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16 - 和平、公正和健全的機構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Keywords

  • 氮化硼
  • 發光二極體
  • 紫外光
  • 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法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