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硒代半胱氨酸對大腸癌細胞的細胞自噬,氧化壓力與發炎反應之間的相互影響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硒是一種必須不可缺少的元素,對我們的健康與疾病的發展具有重要的角色。一般認為,低濃度的硒容易在腫瘤前細胞或腫瘤細胞中轉變成促氧化劑,腫瘤細胞對硒的補充會比良性細胞更加敏感。Se化合物治療在多種癌症細胞中確切參與的分子靶標和機制仍未釐清。大腸癌是台灣近年來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因此我們需要尋找有效的大腸癌化學療法。研究發現ROS可能藉由誘發基因突變,氧化還原相關的訊息傳導和氧化還原相關的轉錄因子參與結直腸癌的致癌過程。有趣的是,相關機制研究發現,隨著時間與劑量反應關係下,硒代胱氨酸會導致各種癌細胞增加細胞內ROS的產生。因此我們認為很值得研究L-selenocystine是否可作為有效的大腸癌化學療法並釐清其精確的藥物分子靶標和機制。其中,細胞自噬在癌症發生中具有雙重角色,它可以是腫瘤抑制因子或是腫瘤促進因子,許多研究發現細胞自噬作用在癌症治療過程的複雜性,其中可能參與細胞內氧化壓力,細胞死亡或發炎的重要作用,所以細胞自噬、ROS和發炎在腫瘤細胞中可能存在相互影響的關係。因此抗癌藥物針對細胞自噬的療法被認為可能是一種全新的癌症治療方法。我們初步的結果發現,L-selenocystine抑制了幾種細胞自噬相關蛋白的表現,並且引發細胞氧化壓力與多種發炎基因的表現。因此本研究計畫,我們想探討L-selenocystine對人類大腸癌上皮細胞的細胞自噬,氧化壓力和炎症反應之間相互關係的影響。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2031/07/21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3 - 良好的健康和福祉
  • SDG 16 - 和平、公正和健全的機構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Keywords

  • L-硒代半胱氨酸
  • 大腸癌細胞
  • 細胞自噬
  • 氧化壓力與發炎反應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