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本計畫以兩岸三地華文小說中伶人群像的嬗變為議題。以伶人為要角的當代臺灣小說,如陳若曦〈最後夜戲〉、白先勇〈遊園驚夢〉、洪醒夫〈散戲〉、朱天文〈伊甸不再〉、凌煙《失聲畫眉》和《扮裝畫眉》,以及施叔青《行過洛津》等,見證台灣文學和文化的流變,從鄉土寫實小說和現代主義小說的交織並存,至都市小說和女性小說的雜糅,到新型鄉土小說的興起,具體呈顯時代文化和文學的變遷,也隱然顯現作家各自的文化認同。香港作家李碧華九七前的《霸王別姬》,以香港邊陲角度觀察中原文化的巨變。大陸新時期以降,蘇童〈妻妾成群〉藉京戲旦角梅珊唱出民初女性無奈的處境;嚴歌苓〈白蛇〉和《一個女人的史詩》、畢飛宇〈青衣〉皆透過名伶形象、際遇和人際關係的轉換,反思時代政治對藝術和文化造成的巨大衝擊;另有莫言《檀香刑》以山東戲曲和方言體現清朝的民俗景觀和精神。這些兩岸三地作家大多對筆下劇種十分迷戀,藉以寄遇對文化興衰的關懷,小說語言常和選取的劇種風格相合。伶人在身份認同和情慾探索間輾轉掙扎,現實中的際遇和心境往往與戲劇疊印,並和劇種興衰相應,戲中戲的結構產生多重的虛實指涉,體現時代轉異細微的痕跡,以及文化和文學的變遷遞嬗。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1/08/17 → 31/07/18 |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