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本「航訓裝備場域飛行員生理監測與預警技術」計畫旨在為在航訓場域進行的特殊環境培訓發展客觀且有效的行為及生理指標估測平台,並對大腦認知功能、生理狀態與心理素質進行評估檢測。本計畫由中科院等研發單位帶領學研單位進行跨領域整合,結合工程與資訊科學、醫學工程、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以及臨床醫學等各項專業,為三年期研究。飛行員暴露於高G環境時,人體心血管系統將反應來提升G耐力,以避免G力昏迷;且因海拔高度而面臨低壓缺氧問題,心臟血管系統亦有代償效應,維持有效意識,另有研究指出心血管系統功能與運動表現有關,本計畫結合各研發及學研單位專業,開發壓力指標、自我神經活性指標及腦波意識指標,同時開發可快速評估飛行員適飛性之評估裝置與平台。其中,對G耐力及低壓低氧耐受性影響之預測模式,用於高G耐力及航艙訓練安全維護,規劃建立飛行員於日常自我生心理狀況或飛行前適飛評估預警機制。利用飛行員於航訓場域下收集之各項生理參數與指標,建立G耐力與缺氧有效意識時間關聯性模式,並探討其與生理表現相關性,建立安全訓練預警機制,亦開始探討飛行員於訓練時之腦波與意識、認知等關聯性,並開發相關裝置;計畫目標則於模擬飛行訓練環境,開發適能快速評估平台,並整合生理、心理與認知功能訊號和資料,進行飛行員之實戰模擬表現與生理心理信號之關聯性分析,最終開發飛行員多面向綜合性飛行適能監測系統。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1/01/24 → 31/12/24 |
Keywords
- G耐力
- G力昏迷
- 高G耐力訓練
- 低壓低氧
- 缺氧有效意識時間
- 航艙訓練
- 模擬飛行訓練評估
- 動暈症
- 眼動
- 腦波
- 多模態生理感測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