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此計畫為整合型研究計畫主題“歷史及極端氣候變遷情境下,大氣、海洋及水文之全球、台灣及 東亞地區數位資料庫建立”之一子計畫,計畫已於2014年8月1日開始執行。此子計畫延續前年度之 計劃構想,續題第三年度之執行計劃書。此子計畫主要研究目的為建立高時空解析度之氣象資料庫, 以探討全球暖化以及環境變遷過程對台灣局地氣象變數的影響。所建立之台灣本土化氣象模擬的高解析度數值模式,最大特色為地表物理過程的優化處理,其中 近地表水文循環過程以及土壤溼度的變化為主要改善重點。土壤溼度為一決定地表能量收支之重要參 數,影響短期天氣預報以及長期氣候模擬的表現。目前已完成之工作項目包含:(1)更新WRF内定土 壤形態資料,並測試使用此更新土壤形態資料對近地表水文循環過程的影響,⑵測試土壤溼度初始化 過程對陸氣交互作用的影響。但目前的測試,僅完成短期一個月的模擬,探討的重點為土壤形態以及 土壤溼度初始化過程,對短期天氣預報的影響。現年度正在進行之主要工作項目,以六個月較長期的 模擬來探討此交互作用。續題之第三年度之工作項目,除延續前年度之計劃構想,另規劃建立台灣地區大氣模式與水文模 式界面系統,提供此高解析度大氣資料庫於水文模式,來探討未來45天河川徑流反應以及集水區管理 操作行為。此外,也規劃根據子計畫二裡所建立之土地利用形態資料,進行相對應的氣象模擬,以探 討土地利用變遷對區域尺度氣象以及氣候模擬的影響。研究方法使用ECHAM/SIT/TIMCOM Earth System Model (EHTW ESM)地球系統模式再-再分析場 資料作為初始以及邊界資料場,利用中尺度天氣預報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 以進行東亞區域尺度及台灣高解析度氣象模擬。而水文模式及相關資料建立則由子計劃裡協同主持人 石楝鑫老師,來共同協助完成。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1/08/16 → 31/07/17 |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