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計畫為應用BIM與時空資料庫技術來建立大樓能源管理平台,期望透過3D靈活地呈現用戶用電資訊,例如找出用戶常浪費電的習慣與鄰居之間較節電的習慣等,讓居民知曉進而改變自身行為來節電。2016年為三年期計畫的最後一年,著重在測試場域資料收集與分析,包含系統功能調整與穩定化,並分析建置本系統的成本效益。計畫執行期間收集50萬筆用電紀錄,採每五分鐘一筆的頻率,包含住家四個月、學校研究室三個月、消防分隊兩個月的資料量。透過去年團隊開發的資料減量技術,最後可形成7.5萬筆,經分析應用本系統前後的用電量,平均每戶每週可省7度電,一月共省約28度。在論文發表部份,研究至今共有兩篇SCI英文論文,今年有一篇國內夙負盛名的土水學刊BIM論文,今年參加ICSDEC在美國鳳凰城舉辦的研討會,會中與美國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建築節能副主管討論透過感測器全面監控住戶用電量的做法,她們樂觀地認為有80%以上的節電空間,值得國內相關單位思考。最後,報告將說明未來研究的規劃,以便持續推展建築行為式節電,與視覺化用電資訊呈現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