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呈現作者問題解決程序思維及論證之學習用電子書系統建置、評估與教室導入-以作文寫作學習為例(2/3)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在西方的寫作與作文的研究上,有許多人把寫作視為問題解決的方式來學習,同時他們也認為寫作學習重要的是學過程(寫作的解題過程)而不是看結果(寫作的作品)。哈佛大學由1967 年執行至今的project zero 計畫,其中"讓思考看的見"的計畫也認為我們學習最重要的是學習如何思考,並學習思考的方法,他們以思考模組(thinking module)來進行,並引導學生學習並思考。在華文世界,作文並沒有課程大綱與架構,許多教師各自用他們的方式教作文,或者僅只是讓學生寫作文。雖然有許多為考試而準備的作文書或是指導作文的書。它們說明了作文的步驟(如審題/立意/選材/佈局/段落)與提供範文來讓學生學習。但是在數位的環境下,我們可以讓作文範文作為問題解決的成果,而作文步驟作為思考流程與步驟,並且在過程中進行評量輿論證思辯。我們可以把作文思考步驟與思辯與project zero 的思考模組thinking module 做結合,並且在網路社群的環境下進行合作閱讀與寫作。透過思考模組我們可以讓思考流程/思考/辯證/評量經由電腦記錄與組織看的見,學習者可以透過閱讀思考流程與思辯和各個階段的階段性成果(文章計畫與草稿)來進行討論與學習。就思考的內容而言,問題解決者(或是作者)需要將記憶裡的資料與蒐集來的資料整合為一個知識架構並且表達出來。這裡可以用數位的方式以思考圖thining map 或是mind map 來連結架構知識,在解決問題(作文)的過程中以thinking map 產生想法並且連結成架構,我們在閱讀時也可以用thiningmap 或是mind map 來記憶並且在解決問題(寫作)時提取。而解決問題(寫作)的創新是在這個連結的思考範圍外尋求原速與連結來學習創新。本計畫及根據上述理念進行以呈現解題者思考流程與思辯的學習用電子書系統平台並進行評估與融入正規教育教室與課程。本系統包含(1) 重建解題者的思考流程思辯與各階段草案之學習電子書系統。(2) 協助立意創新發想之合作解問題系統(3) 輔助產生想法之取材與架構知識庫(語料庫)系統(4) 論證圖(argument map)為基礎的問題解決(議論文寫作)系統。本計畫將與台北教育大學孫劍秋教授及教育部國語輔導團的教師合作,進行國高中作文的教師諮詢、實驗教學及推廣,並且與劉遠禎教合作小學作文的部分。本計畫也會與聯合報聯合線上之作文輔導班合作進行更進一步的推廣。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1631/07/17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4 - 品質教育
  • SDG 8 - 體面的工作和經濟增長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Keywords

  • 電子書
  • 作文
  • 使思考可見
  • 人機互動設計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