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區尺度含水層參數推估技術開發與驗證研究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集水區尺度地下水特性調查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取得含水層水文地質參數如水力傳導系數(hydraulic conductivity)、儲蓄係數(storage coefficient)、區域內的抽水(pumping)與降雨(precipitation)或河川補注(recharge)等空間分布。台灣地區設有密集的常時地下水觀測站網,觀測站網遍布全台十大地下水區,已累積大量的地下水觀測水位,水位資訊在本質上應隱含著含水層多種參數及系統輸出與輸入特性,若能透過水位資料整合區域其他刺激源分析,提取有用資訊,可進一步獲得觀測站網尺度或集水區尺度下的含水層參數分布。本研究將開發新的含水層參數推估模式,模式類似水力剖面探測的概念,但整合地表降雨事件及河川水位變化資訊作為集水區尺度刺激源,聯合推估水力傳導係數、儲蓄係數、邊界補注及流失水量、含水層的降雨補注或人為抽水量。本研究規劃三年期的工作,主要工作項目的包括(1)發展以大尺度為刺激源的參數推估模式,(2)配合數值模式開發,設計相應維度的數值實驗作為模式測試、驗證與量化模式的準確,(3)量化不同刺激源時空分布特性所造成的推估不確定性,以及(4)以既有水利署地下水水位觀測資料,配合降雨事件與河川水位變化資訊,將模式應用至集水區尺度的參數推估問題。模式分析結果可作為既有區域含水層參數檢核外,亦可提供既有含水層系統中,評估自然或人為作用下,水量輸入與輸出的重要參考依據。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1731/07/18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6 - 清潔用水和衛生
  • SDG 7 - 經濟實惠的清潔能源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Keywords

  • 集水區尺度
  • 含水層
  • 水文地質參數
  • 地下水觀測站網
  • 參數推估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