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高效本土脫氯菌劑及優化現地生物加強傳輸工法:現地模場試驗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含氯有機物如三氯乙烯為難降解之污染物,常污染我國地下水並且整治難度高,污染場址的解列率僅不到兩成。目前現地整治遇到最大的瓶頸是業者多使用化學藥劑進行生物整治,整治最終導致毒性更強並能致癌的氯乙烯(Vinyl chloride)的累積,這個因素常常讓一個場地的整治失敗。本團隊透過過去與產業端合作,收集全台含氯有機物污染之地下水,進一步培養台灣本土脫氯菌群,使用本團隊獨有的脫鹵球菌(Dehalococcoides)培養平台,我們成功地找到數個菌群可以快速且不易產生二次污染如氯乙烯的菌群,用以開發創新本土菌劑生物強化(Bioaugmentation)整治工法。本研究第一年度,透過本實驗室從現地模場建立的厭氧脫氯菌群資料庫中,去開發應用於現地的脫氯菌劑,我們將會在這個計畫中去使用發酵槽開發量產製程,使得菌量達可以達應用於現地整治之標準,同時確立脫氯菌劑的降解效能。第二年度本研究將以進入現地模場試驗,優化主動式生物加強工法,以雙環塞灌注工法提升菌劑灌注之影響範圍及精確度,找到工法實施最佳參數及流程,有效提升菌劑之利用。使用菌劑可以最大化提升生物基質之功效,更能降低生物基質的使用成本並且縮短整治工時,同時,菌劑可以有效解決氯乙烯累積問題,預期使用脫氯菌群生物加強法可以有效改善台灣含氯有機物之整治瓶頸。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9/2231/08/23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2 - 消除飢餓
  • SDG 6 - 清潔用水和衛生
  • SDG 11 - 永續發展的城市與社群
  • SDG 15 - 陸上生命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Keywords

  • 脫鹵球菌
  • 生物強化
  • 生物整治
  • 三氯乙烯
  • 完全脫氯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