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製開發一能同時提供光-化學-生物抑菌之多功能全氟碳奈米乳劑用於青春痘治療之研究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1]研究計畫目的:本計畫目地為針對青春痘/痤瘡丙酸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研製開發結合近紅外光敏劑靛氰綠(Indocyanine green;ICG)與利福黴素(Rifampicin;RIF)之全氟碳奈米乳劑(ICG-RIF-Loaded Perfluorocarbon Double Nano-Emulsion; IRPDNE),並探索其在1)光動力,2)抗生素以及3)生物性抑菌治療上的效能與應用性。[2]研究計畫背景/緣起:痤瘡,或俗稱之青春痘,是一種由於毛囊阻塞而發炎的反應,是全球第八大常見疾病。在抗生素治療方面,RIF為一專門抗微生物的藥物之一。然而,長期使用或高劑量下嚴重的副作用常為病人帶來困擾。而在皮膚臨床輔助療法中,光治療由於能提供多項優勢,例如優良的殺菌效果與高通用性(不受限於細菌種類),目前已廣泛地研究於學術及臨床上。其中ICG是目前少數已獲得臨床認證可用於人體的光敏劑。然而,由於其本身不足的光/熱穩定性,使得該物質在實際應用上受到極大的限制。另外,以促進表皮益生菌以抑制致病菌的生物抑菌療法由於其極高的生物可利用性,近年來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綜合以上,研製開發一多功能及高效能的奈米光-化-生物製劑預期對於青春痘的治療具有高度的臨床價值。[3]研究方法與特點:所製作出的IRPDNE預期有以下特點:1)全氟碳化物具備高度攜帶氧氣的能力,由此IRPDNE可大量提供光動力所需之氧氣分子而因此提升光動力的療效;2) ICG及RIF分子可同時獲得載體保護,如此可改善ICG易受光/熱影響而降解之缺點並提供適切的RIF釋放效果;3)粒子可同時提供物理(光治療),化學(抗生素治療)以及生物(益生菌療法)等三種消滅細菌的方式,因此徹底治療的成效預期能獲得顯著的提升;4)在光及生物治療的配合下,抗生素(RIF)的有效劑量可望降低,如此得以減輕病人受化學品副作用的影響以及痤瘡丙酸桿菌抗藥性程度。[4]預期完成研究工作項目:未來三年規劃進行之研究工作項目如下:第一階段:完成IRPDNE的製備,性質與功能性檢測以及產品最佳化(第1年);第二階段:以體外細菌模型評估IRPDNE的抗菌效果(第1-2年);第三階段:小老鼠試驗與再現性測試(第2-3年)。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1831/07/19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3 - 良好的健康和福祉
  • SDG 15 - 陸上生命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Keywords

  • 青春痘
  • 痤瘡丙酸桿菌
  • 全氟碳化物
  • 奈米乳劑
  • 光治療
  • 抗生素
  • 生物抑菌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