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緩衝層之類單晶鍺/鍺錫異質接面製程技術開發及崩潰累增型光偵測器製作以應用於光積電技術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利用光波導取代高頻傳輸線、以光收發模組取代電收發模組,來實現處理器核對核的光學連接,一直以來被期待能延續莫爾定律以及提升大量訊號的傳輸與接收速度,屆時兼具高頻寬的理想將可實現。有鑑於此,現今已有提出以光連接系統包括雷射光源、光學調制器、光波導以及光檢測器作為取代傳統導線連接的因應之道。 事實上要將這前瞻創新的光積電系統構想付諸實體仍有許多技術瓶頸。尤其,一般光通訊元件多是奠基於直接能隙的三五半導體,但是要將三五光電偵測器直接整合於矽積體電路,在整合技術上仍然是困難重重,就目前為止,想要將鍺應用於光電訊號接收技術的理想,也因為磊晶的需要所導致的材料結構和尺寸差異,讓光通訊連接大多止於功能性的單一元件驗證而難有實際應用。要突破這個僵局,本計畫提出—開發和現行半導體製程相容、且不需緩衝層的鍺/錫單晶薄膜技術,以此開發技術製作鍺/錫異質接面光偵測器,並量測與探討其電性物理參數,充分地展示未來應用於電/光轉換及資訊傳輸的可能性。本研究計畫以超越傳統電訊號傳導的光積電技術材料之成長、元件製作及特性展示作為研究對象,為期1年進行。此計畫也有先前研究所累積的基礎與經驗,相信此一研究能在期間內很有效率地做出好的結果,以期能對產業應用及學術理論研究更為透徹,並對往後的產業帶來新方向。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1831/07/19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12 -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Keywords

  • 光訊號傳輸
  • 光積電技術
  • 鍺/錫單晶薄膜
  • 快速熱熔異質磊晶成長
  • 微區拉曼光譜
  • 光偵測器
  • 元件高頻特性.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