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神鬼文化之探尋與創意輸出——創造性思考與PBL的教學實踐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本計畫嘗試將古代志怪課程結合桃園學中的民俗文化,不僅為古今的融合,亦是虛構文本到真實生活的鏈接。在推動人文素養的同時,讓學生對生活所在的真實社會,透過課程而有進一步的認識與體會。課程核心目表為「有意義的知識生產」,希望透過這樣的教學設定,可以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人文學科面對時代快速變化時,回應社會的有效方法。課程使用並強調了"創意思考"與"問題引導"的教學方法,融入敘事力和SDGs。敘事能力也是創造力的具體表現,而SDGs是全球關注且不能迴避的人本精神。期末要求學生要以多元(數位)敘事型態,對桃園在地的民俗傳說、信仰等,產出具備自我觀點的作品,對傳統文化來說,新觀點的介入,亦是活化文化與經典的重要關鍵。
狀態進行中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2431/07/25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4 - 品質教育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Keywords

  • 敘事力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 中國志怪
  • 桃園文化
  • 問題導向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