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近年來在全球性政府再造的潮流下,政府運用經濟性政策工具資助非營利組織,無論在預算規模或政策領域皆明顯擴張。臺灣大多數地方族群型非營利組織的主要收入,也是來自於政府資助。本計畫的核心研究問題是:政府資助對於地方族群型非營利組織的角色與功能將產生何種影響?本計畫將運用資源依賴理論以及侍從主義的論點,設計一個政府資助影響地方族群型非營利組織之角色與功能的分析架構,並選擇桃園市中不同屬性、規模、設立期間的代表性客家社團,透過質性的經驗研究,深入探討政府資助對於客家社團在提供客家服務、激發創新作法等工具性角色,以及傳播客家價值、強化客家社會資本、提升公民參與、進行政策倡導等表達性角色上所形成的正面與負面的影響,並提出具體的族群政策建議與制度設計。本計畫將應用經驗研究的發現,進一步反思地方族群型非營利組織在族群政治與政策的影響之下,對於臺灣公民社會的生成和演化將產生何種正面的助益或負面的衝擊。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1/08/19 → 31/07/20 |
Keywords
- 政府資助
- 地方族群型非營利組織
- 客家社團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