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南部外海極端事件之沈積紀錄研究(Ⅱ)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極端地質事件包括洪氾、山崩、斷層錯移與地震、海嘯、颱風與火山爆發。雖然極端地質事件不常見,但對地質紀錄卻有重要的影響,甚至對人類社會有很大的威脅。台灣西南外海可能發生多種的極端地質事件,包括斷層錯移與地震、海底山崩、海嘯及濁流等。由其台灣南部外海位於馬尼拉隱沒帶北部,此區域的板塊間巨型逆斷層與分歧斷層都是重要的孕震斷層。若上述斷層產生錯移,除了可能產生規模大於8的地震之外,也可能引發海嘯,威脅鄰沿岸城市居民的生命財產以及核電廠的安全。另外,發育於台灣西南部增積岩體的高峽谷,其峽谷源頭與高屏溪出海口相連。在2006屏東外海地震以及2009的莫拉克颱風,沿高屏峽谷皆有海底濁流發育並堆積濁流岩。這些例子顯示濁流岩可以成為極端事件的地質時空紀錄。在台灣南部外海已經有一些海床沉積物岩心可供本子計畫研究。這些岩心包括由法國瑪麗杜凡號所收集的巨型活塞岩心(2010 的MD178、2018 EAGER、2018 HydroSed等航次),海研一號(OR1-930與1138航次)、海研五號(OR5-0032航次)等岩心,皆可成為本多年期計畫的研究材料。上述岩心站位可分為2類沉積地形。第一類站位位於增積岩體中的獨立盆地,各盆地沒有相連,而且這些盆地沒有來自台灣的濁流輸入。這類站位的岩心將用來研究隱沒帶古地震。另一類站位位於增積岩體區、高屏海底峽谷的中游與下游。這類站位的岩心同時有異重流岩與地震濁流岩出現,研究這批岩心可以了解沉積物由台灣傳輸至南中國海的動力與主控因素。本計畫為多期計畫的第二年,其研究目的分別為:(1) 研究北部馬尼拉隱沒帶的古地震以及對比與比較出現於獨立盆地與高屏峽谷中的濁流岩。(2) 了解台灣沉積物傳輸至南中國海的主控因素以及傳輸動力。(3) 嘗試區分異重流岩以及地震濁流岩。(4) 採集更多南部的獨立盆地長岩心,研究主要隱沒帶孕震斷層的分段與特性。本計畫的研究成果,將可解析出台灣南部外海晚期第四紀極端事件的時空演育,提供地震與海嘯危害評估的基本資料(如提供板塊間巨型逆斷層的再現周期等參數)。台灣沉積物傳輸至南中國海的主控因素以及動力機制可更被了解。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2031/07/21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11 - 永續發展的城市與社群
  • SDG 14 - 水下生命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Keywords

  • 極端事件
  • 濁流岩
  • 台灣南部外海
  • 馬尼拉隱沒帶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