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多重生理訊號實現兒童睡眠障礙之自動監測系統(1/2)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兒童睡眠障礙中阻塞型睡眠呼吸疾病是最常見的疾病,兒童、青少年族群中盛行率約2%到5%間,而其臨床症狀並不明顯,多半是睡眠打鼾、張嘴呼吸等情形,尤其在台灣接近半數兒童會有過敏性鼻炎,父母往往會忽略睡眠呼吸中止的症狀,對亞洲孩童而言,由於基因緣故顱底空間生來較狹窄,相較於西方人種更容易出現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若未獲得早期治療,會引發許多併發症如過動症、言語能力發展遲緩,學齡期的兒童更會出現社交障礙、情緒控制障礙、學習障礙及智力發展的問題,因此早期診斷與治療睡眠呼吸中止是近期逐漸受到重視的臨床問題,但在台灣睡眠治療中心的床位嚴重不足,醫學中心的「候位」時間往往長達半年,且並無兒童青少年專門的睡眠中心,因此對已接受治療或是需要已確診需觀察的兒童青少年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無法提供有效的策略長期追蹤。因此本計畫的目的希望能應用時頻分析方法於臨床睡眠檢查多重生理紀錄資料庫,尋找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之可能替代指標,並將發展之生物指標能應用於微型化儀器或穿戴式裝置結合雲端平台,使睡眠呼吸中止症能早期檢測與追蹤,同時也將納入兒童時期易發與過度嗜睡相關疾病,最終協助醫療人員達到個人化的照護。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1931/07/20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3 - 良好的健康和福祉
  • SDG 11 - 永續發展的城市與社群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Keywords

  • 兒童睡眠障礙
  •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 時頻分析
  • 嗜睡症
  • 猝睡症
  • 克萊文氏症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