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度教學實踐研究推動與分析計畫-蘇子女英老師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1970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李普曼教授(Matthew Lipman)提出兒童哲學教育計畫,而開啟兒童哲學做為專門學科而被重視。臺灣則由楊茂秀教授於1975年發表一篇〈哲學教室〉文章而開啟。本課程即是反思由1970-2023年,這橫跨近50年的發展上,兒童哲學在引導方法論的操作上,是否有新的操作模式,能提供當前訓練想要進入兒童哲學引導者,更往前走的設計與引導。 應此本計畫以哲研所碩博班為主要開課對象,目地在訓練有能力將批判思考融入兒童哲學之人才,並以遊戲化為主軸,激盪出兒童哲學的引導操作設計,而本計畫亦扣緊此遊戲化四個宗旨:目標,規則,挑戰以及互動做發展。故於課程設計上預計分成上下兩學期開設「兒童哲學I」與「兒童哲學II」,上學期的「兒童哲學I」以臺灣兒童哲學的發展作為課程理論主軸,以設計思考、文學閱讀與哲學思辨之差異分判,解析臺灣兒童哲學案例,最終以文學閱讀與哲學思辨的釐清後,運用larp劇本殺的策略,將兒童關注的議題融入其中,於期末開發出兒童哲學的larp劇本殺。 下學期則更進一步對比臺灣、美國、法國、日本兒童哲學操作上的差異,並關注在倫理、情感衝突議題的思辨設計,輔以設計思考的工具,導入VR製作,於期末開發出提供給兒童,沉浸式倫理品格學習的VR作品。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2431/12/24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4 - 品質教育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Keywords

  • 兒童哲學
  • 遊戲化
  • 臺灣
  • VR
  • Larp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