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菲VOTE計畫:馬尼拉隱沒帶與菲律賓斷層之地震與大地測量監測計畫 II(1/3)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馬尼拉隱沒帶連接臺灣與菲律賓,它的地震潛能與其可能導致之海嘯與兩個國家人民的生命與財產息息相關。另一方面,縱貫菲律賓群島之菲律賓斷層是世界上延伸最長之陸上橫移斷層之一,研究它的潛移–鎖定斷層行為是了解橫移斷層特性及其地震潛能的主要工作。本計畫將利用寬頻地震網及大地測量的手段來監測馬尼拉隱沒帶及菲律賓斷層之地震活動與其地震潛能。本研究包含五個子計畫。1、台灣與呂宋島之共同地震監測與減災。本研究運用波形疊加原理重建地震波之入射方位及其傳播視速度,了解其地震網內之Pn波速構造,並解析1990年7月16日呂宋規模7.8地震震源特性。2、中呂宋線型寬頻陣列與民多洛島高密度短周期陣列的設置。透過有限斷層反演法,還原2019年10月到12月之間四起Mw大於6.3的事件破裂過程與滑移歷史。3、菲律賓呂宋地區地殻形變及馬尼拉隱沒帶地震可能產生海嘯對菲律賓及台灣之影響。本計畫利用GNSS固定站及定期重測站資料,求解20082019年呂宋地區ITRF2008水平運動速度場,並利用此結果計算板塊介面的耦合率。如果馬尼拉海溝發生大型逆衝地震,海嘯的影響集中在中國東南部、台灣南部、越南中部以及呂宋島西部和北部,海嘯最大波高可達10 m。4、萊特島及其鄰近地區之菲律賓斷層潛移特性與地震潛能分析。本計畫利用16個GNSS連續站之觀測資料,估算出萊特島菲律賓斷層東側速度以約2030 mm/yr高於斷層西側之速度,呈左移的運動,並具有斷層潛移的特性。同時也利用InSAR資料,推估2020年馬斯巴特地震之同震特性。5、菲律賓斷層中段之GPS觀測與其地震潛能。本計畫分析此區域19972013年與20152019年之GPS觀測資料,指出菲律賓斷層Masbate段具有13.2 mm/yr之斷層滑移虧損速率。此外,假設2003Mw 6.2 Masbate地震為菲律賓斷層Masbate段之最大規模地震,則該區段之地震重複週期約為94年。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12/2031/10/21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11 - 永續發展的城市與社群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Keywords

  • 馬尼拉海溝、菲律賓斷層、地震監測、地殼變形、海嘯預警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