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背景: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是具有潛力且較不昂貴的光伏特架構,有潛力達到大面 積且兼具有可撓性及透明度。染料在光子捕獲及電子的注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鈣 鈦礦太陽能電池在2009年被報導出來之後只有3%的光電轉換效率,這幾年之間 ,其光電轉換效率已經高達20 %。 研究動機: 要提升光電轉換效率,染料具有全光域的吸收,特別是延伸到近紅外光 的吸收是有必要。然而,利用單一的染料分子要達到全光域的吸收是具有挑戰性的 。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而言,最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是改善它有在操作溫度之下 的長時間使用,發展一個可以了解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熱分解機制,對發展未來可 以成功的商業運作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需要的。 初步結果:(1). 鋨-錯合物近紅外光吸收,可藉由自旋-軌道耦合活化,其原本自旋 禁止躍遷的吸收可從輔助配體借來吸收強度,近紅外光的吸收對光電轉換效率有重 要的貢獻,(2). 光電子躍遷中,釕金屬貢獻較多電子密度,較易引發較強的自旋軌道耦合,進而活化自旋禁止躍遷的吸收,(3). 鈣鈦礦熱分解反應的可逆性會決定 其分解路徑。 方法: 電子吸收光譜是利用TDDFT進行計算,利用B3LYP密度泛涵理論,包含基於 零階正則逼近(ZORA)的相對論性漢彌頓的微擾自旋軌道耦合方法。鈣鈦礦的計 算模型,是具有兩層的鈣鈦礦結構中100表面的平板模型。 將其模型擴展為2×2個 表面周期性晶體。 目標: (1). 了解,增強和設計基於DX1的金屬錯合物的近紅外光吸收(自旋禁止躍遷 ),(2). 設計同時具有MLCT和近紅外光吸收的金屬紫質敏化劑,(3). 描述基於FA的 鈣鈦礦的熱降解反應能量曲面,以了解鈣鈦礦的熱降解動力學機理。
狀態 | 已完成 |
---|---|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 | 1/08/22 → 31/10/23 |
Keywords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近紅外光吸收
- 全光域吸收
- 鈣鈦礦的熱降解
- 自旋軌道耦合
- 自旋禁止躍遷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