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路網旅客流量與公路路網均衡流量之動態預測以及自駕車減碳效益之研究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本研究計畫主要是利用歷史與即時票證資料與手機信令資料進行捷運路網與公路路網之動態交通需求量與路段流量之研究並考量減碳效益,研究計畫內容按照主題性質與所需投入之工作量程度分成三年執行,並從相對單純的捷運路網開始進行研究。第一年計畫之主題為捷運路網車站間旅客流量動態預測,屬於非均衡指派的課題,即收集歷史與即時的票證資料利用函數資料分析技術(FDA)預測捷運路網每一車站之進出旅客量,其中捷運轉運站之路線選擇比例則以手機信令的歷史軌跡資料訂定之,然後根據每一個捷運站的票證更新資料,利用流量傳導的觀念進行捷運路網車站之間旅客流量動態推估。第二年計畫之主題為公路路網路段流量動態預測,屬於均衡指派的課題,即收集歷史與即時的手機信令資料利用用函數資料分析技術(FDA)預測公路路網每一交通分區重心之起點發生量與迄點吸引量,然後建構依時性旅次分佈與交通量整合模型,利用路徑基礎的演算法求解路段流量均衡解。第三年計畫之主題為自駕電動車的減碳效益評估,即先導入時制計畫建立依時性旅次分佈與交通量整合模型之雙層規劃模型,求得路段均衡解。然後在路網流量均衡的條件下,針對最短路徑流量集合,探討調整不同車種(例如電動車與燃油車) 的分派比例,以求取自駕電動車減碳的最大效益。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2231/07/23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7 - 經濟實惠的清潔能源
  • SDG 11 - 永續發展的城市與社群
  • SDG 13 - 氣候行動
  • SDG 15 - 陸上生命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Keywords

  • 票證資料、手機信令資料、函數資料分析、交通量指派、依時性旅次分佈與交通量 整合模型、時制最佳化雙層規劃模型、減碳排放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