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和美學--巴爾札克和左拉作品的矛盾和特色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筆者希望能繼續深入探討剛結束的科技部計劃(從藝術家到天才型人物--巴爾札克和左拉寫作的異與同)所延伸出的一個新議題,試著從「宗教美學」的角度來比較巴爾札克和左拉。某種程度上,兩位小說家筆下的「藝術家」因為理想而選擇自我犠牲的概念可以和耶穌為了救贖世人而願意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概念有一定的共通性。亦是說,類似宗教的犠牲概念,在某種程度上被兩位作家視為是人物最高情操的表現,宗教和作家們的美學觀有一定的連結性。然而,矛盾的是,兩位小說家對傳統宗教似乎有一定的微詞,也有其各堅持的立場。簡單來說,巴爾札克追求的是去除一切政治干預的「純宗教」《前言》,也因如此,他對「神祕學」有一定的崇尚,如《絕對的追求》(1834);至於左拉,堅持凡事以理性科學為本的他,也相當反對十九世紀天主教的繁瑣教義,認為這是導致信徒偏執和迷信的最大主因。有趣的是,左拉在其晚期的作品中,如《作品》(1886)、《巴斯卡醫生》(1893)等,似乎對一貫的理性堅持做了退讓,其小說結局似乎和傳統宗教,甚至巴爾札克的「神祕學」和他排斥「浪漫主義」出現了一定的交集。為什麼左拉的作品會呈現如此巨大的轉變?如此一個矛盾點又該如何被解釋和接受呢?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2131/07/23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4 - 品質教育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Keywords

  • 宗教
  • 美學
  • 巴爾札克
  • 左拉
  • 矛盾
  • 政治
  • 神祕學
  • 藝術家
  • 死亡
  • 《絕對的追求》
  • 《 巴斯卡醫生》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