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鋁修飾的InGaN奈米量子井研製無標記無鏈接的癌症DNA感測晶片(1/2)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本計畫欲以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法(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OCVD),在(100)Si基板上成長InGaN奈米量子井,並利用量子井與Al奈米顆粒形成的表面增益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研製新式的感測元件,應用在液態切片(liquid biopsy),希望開發出具商業價值的癌症篩檢晶片。SERS是一種高速、精準的感測工具,可在單一的光譜中,顯示特定分子的種類與濃度。在液態切片的應用上,SERS可感測到極低濃度的循環腫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不但能避免傳統組織切片對器官造成的傷害,更有機會做到定期篩檢、及早診斷,因為液態切片僅需要極少量的血液,就能分析出癌細胞釋放的ctDNA。然而,以SERS感測ctDNA有兩個難題: i)製程複雜; ii)訊號不穩。而且,為了讓probe DNA及target DNA能在晶片表面結合(hybridizing),檢測者通常得花費極長的時間( > 20 小時),修飾晶片表面或probe DNA的結構,才能得到target DNA的訊號。就算得到訊號,也容易因SERS有效面積太小、訊號增強效果不穩,造成判讀失真。為了解決上述難題,我們以Al表面氧化而成的Al2O3,讓probe DNA的磷酸鹽背骨(PO2-)主動吸附在Al2O3表面,省略耗時的表面改質步驟。InGaN奈米量子井,則可在晶片表面,提供的高濃度的電子、產生高效率的電荷轉移,以此擴大SERS的有效面積、穩定訊號強度。希望這兩個解決方法,能為液態切片、氮化物磊晶開創新的應用領域。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2231/07/23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此專案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7 - 經濟實惠的清潔能源
  • SDG 9 - 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 SDG 17 - 為永續目標構建夥伴關係

Keywords

  • 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
  • 表面增益拉曼散射
  • 量子井
  • 循環腫瘤DNA
  • 液態切片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