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靜工夫變革中的天道指涉—以王陽明、劉蕺山言說為核心(2/2)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主持人以〈由宋明儒對定靜工夫之詮釋理路論「內靜外敬」之潛存思維〉論述脈絡為主,就主靜工夫整體發展主軸而言,朱子與王陽明工夫理論相對於胡五峰而言更具代表性,因此前年預計探討胡五峰天道指涉內容的部分則必須割愛。而眾所周知,朱子思想的形成,胡五峰論點扮演重要之角色,因此主持人今年執行朱子天理人欲探討之際,一併將胡五峰觀點帶入以增強朱子論述張力。另外根據牟宗三三系說之觀點,胡五峰與劉蕺山同屬「以心著性」一系,因此討論劉蕺山之際,亦將帶入胡五峰觀點以為佐證強化論點。總地來說,本計畫案是在定靜工夫系列研究成果,加上兩年來所獲資料雙重考量下,所進行的一次立體性研究。本研究案以周敦頤主靜說之後世詮釋為探討主軸,因此對其發展過程的潛在變革及創新,將是主持人試圖還原連結之聚焦所在。另一方面,主靜工夫實踐下的天道指涉是否是一種客觀實體掌握,者只是主體的超越性想像及道德建構;若不是各自的心理想像或建構,他的真正義涵我們又該如何掌握,這是本計畫案針對朱子、王陽明、劉蕺山工夫論進行研究之際,必須同時對應解明之處。本系列計畫乃以周敦頤主靜說為基礎,並且在周敦頤「無欲故靜」命題之相關革新中,呈現出朱子、王陽明、劉蕺山三人工夫實踐形式之獨特性,繼而在此實踐張力中逼顯出各自的天道指涉語境,從而在工夫論上獲得道德主體與客觀天道天人一貫式地循環展現。透過此工夫—天道系統之掌握,主持人希望最終可以從中找到適合當代心靈之生活方式及存有召喚可能。本研究之進行步驟將依著主靜說流變及完結為問題意識,第一年首先將以王陽明致良知工夫為主軸,探討陽明如何將朱子「存有而不活動」之天理收攝在既存有又活動之良知本體中把握,而且在此良知把握中其如何又是造化之精靈,且可為精為氣為神之客觀存在,此說法又與管子精氣說有何異同之處;最後劉蕺山在繼承性革新陽明學及朱子學後如何重新回到周敦頤定靜工夫所到之處,而其隱存「內靜外敬」實踐形式與周敦頤定靜工夫呼應之下,能在《管子》「去欲則宣,宣則靜矣,靜則精,精則獨立矣。獨則明,明則神矣。神者至貴也,故館不辟除,則貴人不舍焉,故曰不潔則神不處。」之論述下,呈顯出「獨體」在先秦文化脈絡下之義涵,終而歸結出劉蕺山定靜工夫血脈與指涉天道誠體之精彩所在。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8/2231/07/23

Keywords

  • 主靜工夫
  • 天道指涉
  • 王陽明
  • 劉蕺山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