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緯度電離層中性風效應(2/2)

專案詳細資料

Description

地球高層大氣之熱氣層和電離層,在不同物理和化學機制相互作用影響下,使其中之電子濃度隨著經緯度、高度、時間、季節、太陽活動,而呈現相當複雜的變化。這些變化肇因於太陽輻射的改變及熱氣層與電離層間耦合作用。本計畫研究熱氣層中性風與電離層電漿之關聯,利用「福爾摩沙衛星七號」(福衛七號)觀測電離層三維結構,詳細探討電離層中低緯度之日、季、高度、太陽活動之變化。福衛七號於2019年6月25日發射運行,由六顆近地衛星所組成,每顆衛星裝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無線電訊號接收器」(Tri-GNSS Radio occultation System, TGRS),可接收美國的GPS及俄國的GLONAS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訊號藉由量測無線電掩星訊號進行掩星觀測,每日能提供南北緯50度間全球平均4000筆地面至550公里高之電子濃度,了解全球中低緯度之電離層電漿結構。為其了解電漿濃度於電離層中之運動行為,本計畫將利用水平中性風場模式(Horizontal Wind Model, HWM)與國際地磁參考場(International Geomagnetic Reference Field, IGRF )研究電離層中低緯度電漿濃度於磁力線上之中性風效應。另外,福衛七號另一酬載離子速度儀(IVM)可現地量測衛星高度550公里之離子濃度、溫度、與速度,透過分析TGRS與IVM兩酬載觀測之數據比對HWM風場結果,探討熱氣層與電離層耦合之動力機制,進行驗證或修正目前電離層中性風效應之理論。
狀態已完成
有效的開始/結束日期1/01/2331/07/23

Keywords

  • 福爾摩沙衛星七號
  • 掩星觀測
  • 離子速度儀
  • 電離層
  • 熱氣層
  • 電子濃度三維結構
  • 中性風效應

指紋

探索此專案觸及的研究主題。這些標籤是根據基礎獎勵/補助款而產生。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