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專案
機構檔案
單位簡介
學習與教學革新的研究在國內較常見的是偶發式與重點式的零星研究,較少進行整體性、系統性與持續性的長期發展研究。本所(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即因此而於2002年成立,結合本校資電學院的「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及生醫理工學院的「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以進行跨領域的研究。
本所發展方向為「應用新科技,檢視學習者的學習狀況及歷程,回饋學習理論、創新教學應用」。重點在學習科技與教育應用,以學習為主軸,結合學習理論、課程與評量理論及認知心理學等領域,以網路學習科技為導向,在各級學校進行實際的研究與活動。
本所現有碩士班及博士班,師資專長涵括教育科技、學習理論、課程教學、評量、認知心理學、方法學等,在各個教育研究領域皆有專精,並在具有領導地位的期刊出版多篇文章,建立了研究名聲。本所教師亦支援本校師資培育中心開課,該中心學生修業四學期,並參加半年教育實習,修畢後可取得「修畢師資職前教育證明書」。
目前本所已成立學習學、教學創新、學習與評量及語言與閱讀四個專題研究室。並鼓勵師生參與整合型計畫,與他校及跨領域的研究人員密切合作,增加在國內及國際間學術領域上的交流。
指紋
查看啟用 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的研究主題。這些主題標籤來自此機構會員的作品。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網路
國家/地區層面的近期外部共同作業。按一下圓點深入探索詳細資料,或
概要
-
Learning chinese in a role as news broadcaster: Is this a worth-trying teaching method?
Wen, J. M., Dung, H., Liu, E. Z. F., Lin, C. H. & Huang, S. K., 1 1月 2021, 於: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line Pedagogy and Course Design. 11, 1, p. 15-35 21 p.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 › 期刊論文 › 同行評審
-
Some thoughts on extending digital language learning research
Chien, T. C., Hung, H. C., Ku, Y. M., Wu, D. H. & Chan, T. W., 2021, (已被接受) 於: Bilingualism.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 › 評論/辯論
2 引文 斯高帕斯(Scopus) -
The Network Effect of In-service Teachers’ Hands-on Workshop: A View from Actor-Network Theory
Chen, F. C., 12月 2021, 於: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7, 4, p. 39-79 41 p.研究成果: 雜誌貢獻 › 期刊論文 › 同行評審
資料集
-
Additional file 1: of The potential of Second Life for university counseling: a comparative approach examining media features and counseling problems
Hsieh, H. (貢獻者), Yu, F. (貢獻者) & Chang, L. (貢獻者), figshare Academic Research System, 1 12月 2017
DOI: 10.6084/m9.figshare.5701216.v1, https://doi.org/10.6084%2Fm9.figshare.5701216.v1
資料集
-
The potential of Second Life for university counseling: a comparative approach examining media features and counseling problems
Yu, F. (???dataset.roles.dataset.creator???), Hsieh, H. (貢獻者) & Chang, L. (???dataset.roles.dataset.creator???), figshare Academic Research System, 2017
DOI: https://doi.org/10.6084/m9.figshare.c.3953863.v1, https://doi.org/10.6084%2Fm9.figshare.c.3953863.v1
資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