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檔案

組織簡介

人類的文明與永續發展和地球環境息息相關,彼此之間關係錯綜複雜。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設立於1968年,設立的宗旨,就是以物理、數學、化學、資訊科學等為基礎,研究地球及行星大氣,並及於氣圈-水圈-陸圈-生物圈之間的交互作用。希望了解其運作機制,預測其變化,探討其對人類生存發展的相互影響,期能趨吉避凶,並進而利用大氣資源造福人類。本系創立於1968年,是中大在台復校後最先成立的科系之一。十年後,1978年,成立大氣物理研究所,此為台灣第一個在大氣領域的高等教學研究單位。接續培育博碩士的專業人才。本系在大學部分為大氣科學組與太空科學組(太空組109學年起獨立成系招生),中大於1998年整合校內相關系所,成立全台灣第一個地球科學學院,而大氣科學系為地科院中重要成員之一,擁有大學部、碩士班,乃至博士班,一脈到底的完整教學與研究的系統。 本系教師的研究範圍甚廣,涵蓋大氣科學各主要領域,主要的研究方向包含颱風與災害性豪大雨、局部環流、空氣污染與長程傳輸、季風、氣候、海氣交互作用、遙測(衛星與雷達等)技術的發展與資料分析/同化、酸雨與沙塵暴、大氣化學與環境模擬、風能開發等。研究計畫的經費來源包含科技部、教育部、環保署、水利署、國家太空中心、中央氣象局、台電,以及地方縣市政府等。每一年度本系的研究計畫總經費大約在新台幣七千萬至一億元之間。本系老師每人每年至少執行一個計畫,從事基礎或應用方面的研究,所有研究生都可以由系所和指導教授的計畫中獲得獎助學金的補助。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會員國於 2015 年同意 17 項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SDG),以終結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全體的興盛繁榮。我們的作品有助於以下永續發展目標:

  • SDG 2 - 消除飢餓
  • SDG 3 - 良好的健康和福祉
  • SDG 7 - 經濟實惠的清潔能源
  • SDG 11 - 永續發展的城市與社群
  • SDG 12 -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 SDG 13 - 氣候行動
  • SDG 14 - 水下生命
  • SDG 15 - 陸上生命

指紋

查看啟用 大氣科學學系 的研究主題。這些主題標籤來自此機構會員的作品。共同形成了獨特的指紋。

過去五年中的合作和熱門研究領域

國家/地區層面的近期外部共同作業。按一下圓點深入探索詳細資料,或